泥鳅体形圆,身短,皮下有小鳞片,颜色青黑,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,因而滑腻无法握住。泥鳅豆腐汤是一道以泥鳅和豆腐作为主食材家常菜,做法简单,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详细的正宗泥鳅豆腐汤的图解教程,容易上手。希望对你有帮助!

正宗泥鳅豆腐汤图解做法

用料

步骤

泥鳅豆腐汤的做法步骤1

1.泥鳅买回来放水中养两天,期间换水。

泥鳅豆腐汤的做法步骤2

2.锅中烧开水下入泥鳅焯水一分钟。然后洗去外层薄膜。

泥鳅豆腐汤的做法步骤3

3.豆腐切块。

泥鳅豆腐汤的做法步骤4

4.锅中放油烧热加入洗净的泥鳅煎出香味。

泥鳅豆腐汤的做法步骤5

5.倒入适量开水、。

泥鳅豆腐汤的做法步骤6

6.煮十分钟后倒入豆腐。

泥鳅豆腐汤的做法步骤7

7.继续煮十分钟然后加盐调味即可。

葱香粑泥鳅的做法

熬后过滤的方法:

1、把牛肉放在水里熬汤,肉捞取加佐料。

2、把活的泥鳅放在碗里并把盐和南瓜叶放在一起盖好盖。3分后,以带盐的南瓜叶柔后漂一漂。

3、在锅里放香油炒后倒肉汤熬,并倒在筛子上用木勺杆揉搓肉掉会在下面,骨头和皮会留在上面。

4、在汤里冲清酱、辣椒酱或大酱调味,并放胡椒粉和生姜。

5、放绿豆芽、薇菜、葱,再放加佐料的牛肉重熬。

6、配整辣椒和捣好的红辣椒及放花椒粉。

热泡泥鳅的做法

材料:去骨泥鳅半斤。芹菜二两,切段。葱半两,一半切段,一半切碎。小青椒一两,切圈。老姜一小块,切片。蒜三瓣,切末。美极鲜味汁两大匙。花椒油一大匙。油辣椒三大匙。醋两大匙。老干妈香辣酱两大匙。白糖一匙。黄酒两大匙。味精一咖啡匙。盐适量。

做法:

1、在装泥鳅的碗里放入盐、姜片、葱希、黄酒拌匀腌上。

2、将盐、小青椒圈、美极鲜味汁、油辣椒、醋、白糖、花椒油、蒜末、葱碎、香辣酱、味精或鸡精放碗里,加两汤匙热高汤或开水兑成调味汁。

3、锅中放油烧至七成热,下泥鳅炒至亮油表面呈微黄色。

4、将泥鳅推至锅边,放入芹菜段,加适量盐炒约半分钟。

5、将泥鳅和芹菜炒匀后盛到大碗里。

6、淋上兑好的调味汁。

7、拌匀后泡上几分钟即可食用,非常补。

泥鳅的品种

1.真泥鳅一般称泥鳅。体为长圆柱形,尾部侧扁,口下位,呈马蹄形。口须5对,上颌3对,较大,下颌2对,一大一小。尾鳍圆形,鳞片细小,埋于皮下。体背及背侧灰黑色,并有黑色小斑点。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,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。体表粘液较多,头部尖,吻部向前突出,眼和口较小。

2.大鳞副泥鳅。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。体形酷似泥鳅。须5对。眼被皮膜覆盖。无眼下刺。鳞片大,埋于皮下。尾柄处皮褶棱发达,与尾鳍相连。尾柄长与高约相等。尾鳍圆形。肛门近臀鳍起点。

3.中华沙鳅。分布于长江中、上游。又称钢鳅。吻长而尖。须3对。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。眼下刺分叉,末端超过眼后缘。颊部无鳞。肛门靠近臀鳍起点。尾柄较低。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,常在底层活动。

4.大斑花鳅。分布于长江中、下游及其附属水体。须4对。眼下刺分叉。侧线不完全。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近。尾柄较长,尾鳍后缘平截或稍圆。体侧沿纵轴有6~9个较大的略呈方形的斑块,尾鳍基有一黑斑。生活在江河、湖泊的浅水区。个体小,数量少。

5.中华花鳅。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江河。须4对,眼下刺分叉。侧线不完全。背鳍起点距吻端与至尾鳍基距离相等。尾柄较短,尾鳍稍圆或平截。体侧沿纵轴有10~15个斑块,尾鳍基上侧有一黑斑。生活于江河水流缓慢处。

6.长薄鳅。分布于长江上、中游,从湖北、湖南到四川西部。长薄鳅是薄鳅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,一般个体重1.0~1.5千克,最大个体可达3千克左右。近年来因江河鱼类资源量总体下降,数量明显减少。

7.北方须鳅。分布于蒙古及我国内蒙古、黑龙江、辽宁、吉林等地。体细长。须较短。尾柄皮褶棱不发达。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第2~4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对。常栖息于河沟、湖泊及沼泽砂质泥底的静水或缓流水体,适应性较强。数量较多,肉质细嫩,有一定的经济价
 

1.泥鳅怎么做比较好吃

2.活水泥鳅的做法

3.家常泥鳅的做法

4.大泥鳅的做法

5.关于泥鳅的做法

我要咨询创业加盟项目

* 称呼 投资行业
* 手机号 投资金额
地区 重选
留言
同类品牌商查看 意向品牌查看
* 此区域内表单内容由第三方提供并收集
* 提交后请耐心等待第三方专人与您联系

我要咨询创业加盟项目

* 称呼 投资行业
* 手机号 投资金额
地区 重选
留言
同类品牌商查看 意向品牌查看
* 此区域内表单内容由第三方提供并收集
* 提交后请耐心等待第三方专人与您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