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春面,是苏州最有特色的面食之一,是民间老百姓的最喜爱的小吃之一。正宗的阳春面根根爽口,可谓是舌尖上的美味。下面一起来看看阳春面的来历及做法,希望对你有帮助!

阳春面的来历

相传乾隆27年,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到淮安,他避开了文武百官,带着汪廷珍在城内到处转,来到了一个面摊坐下来,要弄点吃的,一会儿看到摊小二端上一碗面条,根根利利爽爽,淡酱色面汤清澈见底,汤上浮着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碎蒜花,阵阵香味扑鼻而来。乾隆连吃两碗后,突然问这面叫什么名字?

摊小二说:“告诉六角(楚州方言,“汝阁下”的意思),我们没给它起名字。”什么,这么好的面条怎么没有名字?不行,不行!乾隆深思片刻说:“淮安是漕运要地,每年上交朝廷税收很多,贡献很大,现在正是阳春三月,这个面就叫‘阳春面’吧。”寓意淮安向朝廷交税就像春天万物生长一样,生机勃勃;又像这面条一样,连绵不断。汪廷珍听后赶紧叫人拿来笔墨纸砚,请乾隆御笔赐名“阳春面”。

阳春面的做法

材料

鲜面条250克,紫皮洋葱2个,猪油100克,酱油15毫升,香油15毫升,青蒜1根,香葱1根,盐5克,高汤适量

做法

1.洋葱洗净后切成薄片,葱、青蒜分别切成碎末备用;

2.猪油在锅中溶化,然后放入洋葱片用中小火慢慢炒出香味,直到洋葱变成深褐色,已经炸得很酥脆即可。这一步既是炸葱油;

3.炸葱油的同时将面条放入汤锅中煮熟,然后在盛面的碗中放入一勺葱油,放入盐;

4.煮熟的面挑入碗中,加入高汤淋入香油,撒上葱花、青蒜末即可。

阳春面的寓意

1.阳春面的寓意一般分为两种。我们先来说一说第1种,其实阳春面在最早期的时候也被叫做清汤面,是扬州地区最有名的一种面,这种面在当时的时候售卖的价格是非常便宜的,只需要10文钱就可以买上一大碗,并且在我国有一个传统,就是在每年的农历10月份都会被称为小阳春,而在10月小阳春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会出门吃一碗阳春面来庆祝,也因此阳春面就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和传统食物,后来一直流传到了现在。

2.而另外一个寓意就是在乾隆年间的时候,阳春三月下扬州,到了扬州地区之后,吃到了这一碗清清爽爽的面条,乾隆就此爱上了这碗面,并且取名为阳春面。

我要咨询创业加盟项目

* 称呼 投资行业
* 手机号 投资金额
地区 重选
留言
同类品牌商查看 意向品牌查看
* 此区域内表单内容由第三方提供并收集
* 提交后请耐心等待第三方专人与您联系

我要咨询创业加盟项目

* 称呼 投资行业
* 手机号 投资金额
地区 重选
留言
同类品牌商查看 意向品牌查看
* 此区域内表单内容由第三方提供并收集
* 提交后请耐心等待第三方专人与您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