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菜发源于福州,以福州菜为基础,后又融合闽东、闽南、闽西、闽北、莆仙五地风味菜形成的菜系。那么闽菜有哪些文化来源呢?接下来觅食录小编为你分享一下闽菜文化的由来,一起来看看吧。
闽菜文化来源
早在两晋、南北朝时期的“永嘉之乱”以后,大批中原衣冠士族入闽,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科技文化,与闽地古越文化的混合和交流,促进了当地的发展。
晚唐五代,河南光洲固始的王审知兄弟带兵入闽建立“闽国”,对福建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开发、繁荣,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如,在唐代以前中原地区已开始使用红曲作为烹饪的作料。唐朝徐坚的《初学记》云:“瓜州红曲,参糅相半,软滑膏润,入口流散。”这种红曲由中原移民带入福建后,由于大量使用红曲,红色也就成为闽菜烹饪美学中的主要色调,有特殊香味的红色酒糟也成了烹饪时常用的作料,红糟鱼、红糟鸡、红糟肉等都是闽菜主要的菜肴,“红曲烹调”成为福州、厦门、泉州先后对外通商,四方商贾云集,文化交流日益频繁,海外的技艺也相随传入。闽菜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,博采各路菜肴之精华,对粗糙、滑腻的习俗,加以调整变易,逐渐朝着精细、清淡、典雅的品格演变,以至发展成为格调甚高的闽菜体系。
清末民初,福建先后涌现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名店和真才实艺的名厨。当时福建是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区域,福州和厦门一度出现了一种畸形的市场繁荣景象。为了满足官僚士绅、买办阶层等上流社会应酬的需要,福州出现了“聚春园”、“惠如鲈”、“广裕楼”、“嘉宾”、“另有天”,厦门出现了“南轩”、“乐琼林”、“全福楼”、“双全”等多家名菜馆。这些菜馆或以满汉席著称,或以官场菜见长,或以地方风味享有盛誉各有擅长,促进了地方风味的形成和不断完善。
闽菜由福州、闽南和闽西三路不同风味的地方菜组合而成。
闽菜的3道名菜的由来
闽菜特色菜文化1、佛跳墙
闽菜中既有平易近人的江野小吃,也有一举庙堂的国宴头牌,佛跳墙,便是这闽菜里的当家花旦,当年甫出世,即名动天下。那些年佛跳墙还不唤作佛跳墙,清光绪年间,福建布政使大人周莲新官走马上任,福州官钱局收到指示为其接风洗尘,令祖籍绍兴的夫人亲自下刀主厨,以表诚意。杨夫人以绍兴酒坛为容器,装了鸡、鸭、羊肉、猪肚、鸽蛋及海产品等一十八种原、辅料,再用温火细细煨制了三天三夜。家宴当日,周莲先是被荤香扑鼻,后入席品尝后,赞不绝口。问及菜名,名曰“福寿全”。
后来,周莲命衙厨郑春发仿制福寿全,郑春发登门求教,并尝试在配料上加以改良。保留了酒坛煨菜的储香保味的精髓,却换下了寻常肉食,起初不但大量使用海参、鱿鱼这些海鲜,后来在饕客推动下,又加入了鱼翅、鲍鱼等愈加名贵的食材,直到福寿全被奉为“闽菜之首”,他亦成为一代名厨并有了自己的酒家“聚春园”。
一天,几名秀才来馆饮酒品菜,即席吟诗作赋,其中有诗句云:“坛启荤香飘四邻,佛闻弃禅跳墙来。”从此,“佛跳墙”便成了此菜的正名。
闽菜特色菜文化2、荔枝肉
在闽系菜谱里有一道传统名菜叫“荔枝肉”,不明就里的外地人一定误以为是荔枝水果盘。其实这道菜是地地道道的荤菜,从主料到辅料跟荔枝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传说五代十国的闽王王审知有一位最钟爱的小女儿十八娘,其出嫁后当在莆田生活,被封为“柔靖夫人”,最爱吃荔枝。十八娘嗜吃荔枝的传说在历史的文献中是可以找到佐证的,宋代的蔡襄在《荔枝谱》中记载的福建荔枝有三十二个品种,其中就有“十八娘”、“陈紫”、“火山”、“方家红”、“宋香”等等。这“十八娘”是一种颜色深红、果形细长的莆田荔枝,因十八娘非常爱吃这种荔枝而得名。据说在莆田城东有十八娘的墓,墓旁有诗咏“十八娘”:“白玉明肌裹绛囊,中含仙露压琼浆;城南多少青丝笼,竞取王家十八娘。”十八娘的子孙都非常孝顺,由于荔枝只有夏季才有,在其他季节儿孙们便想方设法满足她对荔枝的口欲,请厨师研制出了“荔枝肉”以尽孝心。
闽菜特色菜文化3、七星鱼丸
传说,古时候,闽江之畔有个渔民。一天,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,船出闽江口,进了大海,正遇台风袭击。船入港湾避风时,不幸触礁损坏。修船耽延了时间,粮断了,天天以鱼当饭。商人叹道:“天天有鱼,食之生厌。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?”船妇说:“船上粮已断,唯有薯粉一包。”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鳗鱼,去皮除刺,把鱼肉剁细,抹上薯粉,制成丸子,煮熟一尝别有风味。 事后,这位商人回到福州,便在城里开设一家“七星小食店”,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,独家经营“鱼丸汤”。开头,生意并不兴隆。一天,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。店主热情款待,捧出鱼丸。举子食后,颇觉味道极美,便题赠一诗:
点点星斗布空稀,玉露甘香游客迷。
南疆虽有千秋饮,难得七星沁诗脾。
店主将诗挂在店堂上,宾客齐来品尝。从此生意兴隆,小店日日春风。“七星鱼丸”也从此得名。
我要咨询创业加盟项目
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,快捷留言
想要合作,请尽快联系.
合作流程怎样的?
合作费是多少钱?
有哪些扶持政策?
能实地考察吗?
* 提交后请耐心等待第三方专人与您联系